【全球首次】碳足迹成为产品强制要求!明年中国出口就将面临新风险!

网络
2023-06-19
来源:亿科环境IKE
欧盟新电池法规
突显产品碳足迹涉及到

出口经济问题:欧盟新电池法规强制要求提供碳足迹报告,并且必须符合欧盟PEF标准并通过欧盟认证,才能在欧盟市场销售。中国电池和电动汽车出口明年起就可能遭受重大影响,光伏产品也不例外。

双碳政策问题同时,欧盟正在制定和更新电动汽车、光伏等几十种产品的PEF和碳足迹标准,并与美国和日本协调碳足迹标准,并推动全球供应链采用。未来中国各种产品出口都可能受其影响,其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和紧迫性远超欧盟碳边界税CBAM,体现了全生命周期碳中和政策的重要性。

市场监管问题:当前国内几乎所有碳足迹标准、报告、证书、碳标签、EPD等,均不符合欧盟PEF要求。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碳足迹可能误导企业、行业和政策,危害中国出口。


01
欧盟新电池法规:碳足迹与供应链管理要求

2023年6月14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欧盟新电池法规,在欧盟理事会核准后,预计一个月内正式发布。

新电池法规对电池产品从设计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提出了多项监管要求,尤其是将产品碳足迹和供应链管理纳入法规强制要求,包括:

  • 电动汽车EV 电池、轻型交通工具LMT 电池(例如电动踏板车和自行车)以及容量超过 2kWh 的可充电工业电池,最快从2024年起,必须按照欧盟产品环境足迹PEF的标准要求(注意:ISO以及任何其他国家的碳足迹标准均无效!),完成电池碳足迹报告、认证和披露。


(具体日期将在法规正式生效时确定)


  • 除中小企业以外,所有运营商应建立供应链尽职调查管理体系:建立并运行透明的电池供应链管理体系,保证相关信息和上游参与者的可追溯性。供应链管理体系应由第三方机构核实验证。
  • 为EV电池、2kWh以上工业电池、以及LMT电池建立电池数字护照:电池数字护照涉及电池基本信息、价值链主体信息、可持续性与循环性信息、性能与耐久性信息四个信息类别,包括电池碳足迹和供应链信息。
简而言之,明年进入欧盟市场的电池和电动汽车,不仅要做电池碳足迹认证,未来还需要建立碳足迹和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 应包含电池生产过程数据库、供应商原材料数据库、PEF碳足迹基础数据库等;
  • 应具备符合PEF要求的全部核算功能,如再生循环建模CFF、数据质量评估DQR、输出ILCD报告等;
  • 未来,系统还要集成RoHS、冲突矿产之类的供应链信息,并透明展示为产品数字护照。

02
碳足迹全面运用的两大趋势

欧盟新电池法规全球首次将产品碳足迹纳入强制性法规要求,标志着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LCA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日益成熟、透明可信,进入全面应用阶段!

碳足迹的全面应用趋势正在快速发展:并非只有电池,而是正在扩展到更多产品;并非只有强制性法规,而是多种政策措施并举;并非只有欧盟,而是正在扩展到更多国家;并非只有政府推动,而是倒逼全球品牌企业对供应商提出同样要求……

  • 欧洲议会公开表示:新电池法规的这些措施将成为影响全球电池市场的基准,并且透露正在制定电动汽车碳足迹的规则。事实上,欧盟正在更新几十种产品的PEF和碳足迹核算标准,行业覆盖范围极其广泛,远超欧盟碳边境税CBAM的影响范围。

                                    来源:欧洲议会新闻发布室
  • 欧盟并非只有产品立法这一种政策措施,事实上欧盟已经陆续推出绿色消费承诺、绿色声明指令、产品数字护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后续推文将全面介绍,请关注公众号),推动欧盟PEF和碳足迹的全面应用,甚至已经在市场监管中采用。

    例如,2022年6月,国际可持续服装联盟SAC和H&M的碳足迹、碳减排的核算方法与公开宣传,被挪威消费者保护局(NCA)公开警告并认定为违法的误导宣传。其后SAC火速停用了原来的核算方法,改为全面采用欧盟PEF指南

    【全球首例】H&M的碳减排声明被认定是违法的误导宣传!

    可以预测在欧盟政策和法规的约束下,全球品牌企业的碳足迹核算方法都将向欧盟PEF靠拢,渗透全球供应链,才能符合政府监管要求。
  • 并且,欧盟正在与美国、日本协调碳足迹方法标准,或将渗透成为更多发达国家市场的准入要求,成为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和巨大风险。
    【日本也要求披露电池碳足迹,中国电池和电动车出口将面临更大压力】
综上可见碳足迹的全面应用正在形成两大趋势:
  • 趋势1:产品碳足迹正在成为进入国际市场、进入品牌供应链的必备条件。
  • 趋势2:欧盟PEF碳足迹将渗透全球供应链,成为事实上的碳足迹全球标准。
这是中国产品出口必然面临的新风险、必须积极应对的新挑战,其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和紧迫性,均远超欧盟碳交易体系、CDM、碳边境税CBAM等政策措施(后续推文将全面介绍,请关注公众号)。
03
严峻现状:欧盟PEF体系与国内碳足迹
一、欧盟产品环境足迹PEF
具体而言,欧盟PEF方法体系包含:欧盟ILCD系列手册(其中仅方法手册有400多页)、PEF通用指南(200多页)、各种产品PEFCR细则(每种产品100页左右,例如电池碳足迹核算细则有70多页)。PEF方法的基本介绍见下文(后续推文将全面介绍,请关注公众号)
【深度介绍】欧盟产品环境足迹PEF & 迫在眉睫的国际贸易壁垒
简而言之,欧盟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建立了全球最细致具体、体系化和规范化的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LCA体系,远超ISO以及各国所有同类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这不仅为全球企业提供了**的方法选择,而且在欧盟政策法规的强推下,很可能倒逼全球品牌及供应链采用PEF体系。
二、国内碳足迹
目前国内公开报道中,**只有吉利smart电动车明确声明“按照欧盟PEF要求”完成了电池碳足迹报告和认证(详见下文)。除此之外,当前国内所有碳足迹标准、报告、证书、碳标签、EPD体系等,均不符合欧盟PEF要求!
这些碳足迹报告、证书、标签通常声称其符合ISO14040生命周期评价国际标准(50页)、ISO14067碳足迹国际标准(45页)、PAS2050英国碳足迹标准(36页)或其他形形色色的标准(通常只有10多页)。但这些国际标准只是原则性、概念化、简要的通用规则,从篇幅、内容、要求等各方面均与欧盟PEF相去甚远
基于这些标准的碳足迹报告、证书、碳标签、EPD体系等,不仅无助于克服国际贸易壁垒,无助于企业进行产品、技术、供应链的分析改进,甚至充斥着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碳足迹结果(尤其是那些不说明其生命周期核算模型、黑箱式的碳足迹),并给企业带来被质疑的风险、漂绿和造假的风险
尤其恶劣的是,随着产品碳足迹在国际贸易中日益重要,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碳足迹很可能误导企业、误导行业、误导政策,以为已经在准备和应对,但实际上是贻误时机、浪费资源,可能危害中国产品出口、阻碍中国制造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
对此各方应该提高警惕,明确询问服务机构采用的标准规范,检查核算模型和数据库模型,询问认证机构采用的具体审核要求。毕竟,每一个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碳足迹都毫无意义,只能重做一遍。




阅读6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